一、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哪几个?
关于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综述世界上越来越多制造业企业通过提供服务来增加其核心产品的价值,有些制造业企业甚至不再卖物品而是卖物品的功能或服务。一些制造业企业正在转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企业,服务化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之一。针对这种现象,国内外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对制造业服务化作了进一步的整理。
(一)、服务化的定义:
1.服务化简单地说就是制造业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物品——服务包转变。完整的“包”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vandermerwe和rada,1988)。
2.white等指出,服务化就是制造商的角色由物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它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1999)。
3.reiskin等把服务化定义为“企业从以生产物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的转变(2000)。
4、szalavetz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具有两层含义:(2003)
一、是内部服务的效率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来说日益重要,已超过了传统的决定因素,诸如企业技术质量、人力资源质量、运作效率、资产数量。
二、是与物品相关的外部服务对顾客来说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提高。
另外,赵宏宇、顾力刚从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完全产品的概念,他们认为一件完整的产品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有形的实体产品,通常具备有形的物理特征,如特定的功能、品种、规格、性能等,它是使用价值的载体;二是产品的附属部分,也可称其为是价值的补充部分,如设计、包装、说明以及商标和品牌等;三是产品的延伸部分,或称价值的附加部分,即产品服务。其中,第一部分的价值是制造业传统竞争的焦点,第二部分的价值是企业的一种“沉淀”价值,能增加实体产品的价值,尤其是商标和品牌,它与实体产品已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完整产品的核心。
5、toffle则认为,服务化是一种与传统销售模式相对应的业务模式,该模式具有四个特点:制造商向顾客出售的是物品的功能而不是物品本身;制造商保留它所生产的物品的所有权;顾客根据物品的使用情况向制造商付费;制造商维修物品而不向顾客收取费用。
(二)、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分析
一、投入服务化趋势:
投入的服务化趋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以前的生活主要是以消耗大量的资源,或者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但是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像以前那种只停留在效率低下的劳动方式已经慢慢地被淘汰,服务要素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其中,在生产中所需的资源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生产的信息化发展,将使与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处理有关的服务型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速度有可能超过事物生产资料。
二、业务服务化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顾客满意的重要性认识的加深,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不再仅仅关注实物产品的生产,威尔士设计事物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市场调研、实物产品开发或改进、生产制造、销售、凯发体育vip下载的售后服务、实物产品的报废、结题或回收。也就是企业的产出从实物产品向服务型产品转变。
(三)、制造企业向服务业转化的形态
戴志强把制造业服务化转化呈现有三种形态:一是初级形态:即为原来制造产品增加更多的服务含量,通过延伸价值链使整体产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服务部分比重逐步上升,甚至成为价值构成的主体。二是中级形态:在为制造企业提供服务,从以本企业的生产制造和消费客户为对象,转向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及客户,甚至拓展到行业之外,从而使服务成为本企业整个业务的主体。三是高级形态:即制造企业完全放弃制造业务,脱胎成为纯粹的服务供应商。
(四)、服务化的演进阶段
由于不同的学者对服务化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服务化的演进阶段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1、vandermerwe和rada等学者的三阶段理论
根据vandermerwe和rada的服务化定义,许多制造业企业已经由物品提供者向物品——服务包提供者转变,成为凯发k8一触即发的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这种演变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造业企业仅提供物品。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把注意力集中于生产高质量的物品上。由于顾客都希望自己购买的物品经久耐用,因此这一思路并没有错,但是它却不能完全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还需要制造业企业提供一些相关服务。
第二阶段:制造业企业提供物品和附加服务。制造业企业提供的典型的顾客服务就是凯发体育vip下载的售后服务。例如,物品的安装、维护和修理。显然,这些顾客服务是“伴随着物品的服务”。服务被看作是附加物,甚至是必要的。
第三阶段:制造业企业提供物品!服务包。在这一阶段,服务被看作是提供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物品和服务构成的完整凯发k8一触即发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满足顾客的需要。
2、white等的四阶段理论
如果按照vandermerwe和rada的服务化定义,那么物品——服务包是服务化演进的最后阶段。但是,white等的“基于物品的服务”概念的提出,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服务化的演变历程。他们认为,基于物品的服务就是把既有的实物产品作为工具或平台,向顾客提供与物品相关的服务。据此,服务化的演进应包括四个阶段,即物品———物品和附加服务———物品—服务包———基于物品的服务或功能。在这里,前三个阶段与vandermerwe和rada的基本相同,只是在第四个阶段上,white等认为制造业企业向顾客提供完全的服务契约是服务化演进的最终阶段。
3、fishbein等的物品——服务连续区理论
fishbein等对物品!服务连续区的描述,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服务化的演变历程。他们认为,制造业企业能够以多种方式满足顾客的需求,既可以向顾客直接卖物品,也可以向顾客提供服务,另外还存在一些中间状态。具体来说,物品——务连续区中的交易模式包括卖物品、卖物品及附加服务、资本性租赁(租赁期满承租人获得设备的所有权)、维护性租赁(租赁期满出租人仍然拥有设备的所有权)、租赁及附加服务(租赁期间出租人承担物品维修的责任)、卖功能(买方使用设备、维修物品、培训人员时需向卖方付费)、卖服务(买方仅向卖方提供的服务付费)。这些交易模式反映出制造业企业由仅仅卖物品向卖物品所提供的功能或服务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
(五)、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表现
1、制造业服务意识的增强
“顾客至上”、“顾客是上帝”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共识。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强调顾客意识,以客户为中心。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工程人员,都要按照顾客的需求来设计和改进产品。服务的意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销售阶段,而是深入到设计、研发、生产等每一个环节。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制造企业都设有客户服务部门,专门处理与客户相关的服务事项,包括咨询、技术指导、投诉等。随着服务意识的增强,企业已逐渐视“服务”为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制造业服务水平的提高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制造业企业都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提升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如,在产品信息方面,从以往的商店陈列展示为主,到电视广播的宣传,再发展到网络上产品详细信息的发布;在销售方面,从普通的商铺销售,到大卖场的店员引导购物,再发展到现在的专门店选购和网络定货;在维护阶段,从顾客主动到商店进行维修,到企业的上门保修,再发展到现在的定期回访检查和旧物回收等。
3、制造业服务内容的丰富
经过多年的发展,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内容不断增加,这是服务化趋势最明显的表现。现在制造商已经不仅仅提供基本的送货和安装保修。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服务手段的创新成为制造业企业重要的竞争方式。企业在生产产品前,会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作为产品设计和生产的依据,并且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定制服务。产品上市后,厂家会通过企业网站或者网络商家发布最新上市产品的功能和零售价,并提供网上定货。为了更加快捷地提供产品,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把送货、安装等基本服务外包给经销商,充分利用经销商便捷的地理优势,自己则主要提供专业的凯发体育vip下载的技术支持。付款方面,除了现金交易,还提供网上银行付款,甚至推出免息的分期付款方式。[4]
(六)、制造业服务化的原因分析
1、制造业提供和完善产品的追加服务,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追加服务是提升商品价值的一种方式,即服务可以与产品结合来增加商品的核心价值,从而在市场上与其他产品形成差别化竞争。因此,在经济环境持续低迷、制造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为寻求新的竞争优势来源,都在引入越来越多的服务活动,有的甚至干脆专注于战略管理、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等活动,以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另辟一条新路。由此,导致在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服务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4]
2、服务化经营是高技术时代制造业产品营销的要求
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从生产过程来看,它要求企业在生产组织、内部控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从经营过程来看,它要求企业营销实现从观念到实践的创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因为高科技产品一般具有价值高、功能多、保养维修专业性强等特点。如何指导用户正确的使用这些产品,全面地开发产品的功能,为用户使用提供全面的、可靠的保障,对企业的产品营销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产品的科技含量越高,这种影响就越大。因此,当今绝大多数优秀的大公司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以服务为主的营销创新,通过为用户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6]
3、无形的服务已成为维护客户关系的最重要因素
在竞争日益激烈、残酷的今天,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培养并维护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就必须了解客户(包括终端用户、供应商和分销商)本身追求的价值的内生过程,在此基础上向他们提供能够满足其价值生成过程的一整套产品,并尽可能地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综合分析客户的价值生成过程可以发现,能够为客户创造附加价值的无形服务(包括账面上可反映的服务和隐形服务)将逐渐成为维护客户关系的最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客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信息量比以前大大增加,他们的需求也日趋复杂,所以,今天客户所追求的是更加舒适、更加可靠、更加廉价和更加安全的产品。其次,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客户可以从众多制造商那里选择他们想要的产品,因拥有足够的选择权也逐渐强化了顾客的上述追求。最后,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能够不断地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刺激客户的购买欲望,因此,在产品几乎同质的行业间竞争,服务成为管理客户关系中惟一能够为顾客创造附加价值的要素,因而无形的服务必然成为维护客户关系和品牌忠诚度的最重要因素。[3]
4、增加经济收益
mathieu认为,与物品相关的服务能够增加收益,同时也可以降低现金流的脆弱性和易变性,有助于提高股东价值。olive和kallenberg则指出,制造业企业把服务整合到其核心产品提供物中的经济理由是:企业相当多的收益来自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顾客群;服务通常比物品有更高的利润;服务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收益来源。从现实情况来看,服务确实为一些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例如,笔者根据ibm和ge的年度数据进行计算发现,ibm自1996年开始,其服务(包括全球服务、软件和全球金融服务)收入就已经超过了物品(硬件)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为48.44%,而2004年这一比重则高达66.38%;世界制造业巨头ge的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1995年就已经超过50%,2004年则达到63.2%。[5]
(七)、服务化的障碍分析
1、与价值链各环节相关的障碍。
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服务化战略的实施。这些障碍包括各环节之间的利益冲突、顾客对服务化产品的接受程度、顾客缺乏成本结构的知识和缺乏政府采购需求。
2、生产和经营成本障碍
制造业企业开始为顾客提供服务,意味着它为顾客提供新的价服务把制造业企业带入新的竞争领域——服务领域。这一领域存在着许多竞争者,包括服务提供者、分销商和顾客。为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制造业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样,实行服务化战略就会产生竞争成本。[13]
3、企业对风险的担忧
实践中,消费品的生产者往往把服务化产品的风险看得比实际的要严重得多,因此生产者有时不愿意把产品的使用成本内部化,特别是在他们不能够控制消费者以及对消费者的使用行为不能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此外,企业对来自于从销售物品获得短期利润向提供服务获得中长期利润转变的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也形成了服务化的障碍。[12]
4、组织对变化的抵制
组织对由销售物品向提供服务转变的抵制是服务化战略的重要障碍。在许多销售物品与提供服务并存的企业中,业务模式之间的冲突经常存在。对此,mathieu 给出解释,认为服务化战略的出现、采纳和实施会给某些组织带来威胁,也会给其他组织带来机遇。当组织感到服务化战略可能会改变其权威、专有技术、职责或资源时,它就会反对服务化战略。因此,研究实施服务化战略的过程就是一种政治过程,这种政治过程产生了政治成本。换言之,为了有效地实施服务化战略,组织不得不应付这些冲突。[13]
(八)、制造业如何向服务业转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就我国如何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谈到: 要从根本解决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就要发展独立的服务业。针对很多人对发展服务业就是偏向高端服务业的误解,中国要量力而行发展基本服务业,尤其是能增加就业、拉动社会需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现代服务型企业。[11]
(一)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不断强调顾客意识,必须以客户为中心,按照顾客的需求来设计和改进产品。服务的意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销售,而是深入到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服务化经营是绝大多数制造业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所有制造业企业都能够和应当追求的。要注意的是,制造业的服务化经营不仅要求企业真正树立实行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思想,还要求企业具有保证达到服务质量的能力因此,在服务化经营的趋势下,企业除了建立可行的服务营销体系之外,还必须努力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这是一种直接为用户解决困难、开发资源的能力,必须高标准、严要求。
(二)将制造业的经营活动向服务领域延伸
制造业企业要创造新的利润点,就必须关注整个价值链,特别是要注重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环节———服务。制造业的服务延伸可以循着以下路线:向上延伸,提供售前服务;向下延伸。提供人员的培训支持、产品的安装和调试支持、产品的运行和维护支持、产品的回收支持等。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丰田三家公司,在汽车制造为主的基础上,还设有集团旗下的金融服务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融资帮助。中国的家电制造商(海尔、tcl、康佳等)与苏宁、招商银行连手推出的免息分期付款,也是制造企业与银行连手提供的金融服务。另外有一些公司,有形产品的销售不断收缩,转而提升服务领域的高端经营。
(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和制造业的服务化意味着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经验表明,先进制造业“起飞的翅膀”必须要靠现代服务业“聪明的头脑”来支撑。在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制造业、服务业“一手硬、一手软”,对服务业的内在规律缺乏认识。推动制造企业将生产性服务环节外包,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与互动,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突破口。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兴的服务业产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人力资本和高成长性的特点,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性。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0%,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也在70%以上,增幅是同期服务业增幅的近两倍[13]。
(四)建立符合服务管理原则的服务传递系统
服务传递系统涵盖服务传递的全部过程,包括直接与顾客接触的前台区域和不与顾客接触、只提供间接服务的后台区域。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顾客仅仅出现在前台,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分开,顾客服务试生产子系统的支持和缓冲子系统[8]。
除此之外,赵宏宇和顾力刚还提到制造业企业进行服务化的途径包括为产品提供附加服务,提供整体凯发k8一触即发的解决方案,转变为纯粹的服务企业等途径。为产品提供附加服务,例如售后维修、凯发体育vip下载的技术支持等已经成为了必备的项目被广泛采用,不具备特殊性和很好的竞争优势,而转变为纯粹的服务企业也只是理论性的目标,因此目前企业服务化的重点集中在提供整体凯发k8一触即发的解决方案上。采用服务化的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占领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金融服务、设备成套、系统集成、工程承包等高端市场,直至为客户提供整体的问题凯发k8一触即发的解决方案。同时,利用掌握的大 量高端经营运作经验,靠技术、标准、服务、品牌去获取高额利润。
二、如何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实现1 1大于2?有何启发?
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手段来实现,这样可以实现1 1大于2的效果。
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可以促进资源整合和分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这种融合模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要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需要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资本支持等方面进行综合施策。
政府应该出台鼓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并为融合提供必要的支持。技术创新方面,要借助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开发出更加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同时,还需注重人才培育,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等。
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将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制造业可以通过融合服务业的方式提升自身附加值和利润水平,而服务业则可以通过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开发出更加优质的服务产品,满足市场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
此外,融合还能够带动新一轮制造业升级,提升中国经济整体竞争力。实现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政府要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企业在融合方面探索创新,另外,服务工作者要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从而为制造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制造企业要注重服务意识,深化与服务业的合作,探索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断探索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新途径。同时,企业之间也要创新沟通方式,促进信息共享,拓展合作领域,实现资源互补和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推进行业发展。
制造业中的许多过程需要服务业提供的支撑,例如物流、凯发体育vip下载的技术支持、凯发体育vip下载的售后服务等。通过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可以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